【資料圖】
歷史上的每個皇帝都痛恨貪官。畢竟想像范仲淹一樣“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”的帝王到底是少數。在通訊并不發(fā)達的古代,皇帝想要知道民間的事物大多通過自己的大臣們,但這些大臣如何說,便不是皇帝能掌控的了。要說歷史上哪個皇帝最痛恨貪官,莫過于明太祖朱元璋了。朱元璋草根出生,徹徹底底的一個社會最底層的人物,他親眼目睹了貪官對百姓的壓榨,地主對農民的剝削,元朝末年正是因為貪官過分搜刮,加上天降災年,導致朱元璋的一家子就活下來他一個。
當朱元璋當上皇帝后,他對于這些貪官長年以來積攢的憤怒可謂是一下子爆發(fā)出來,他頒布了最嚴厲的刑罰,提出只要貪污達到60兩的官員,無論是誰,一律處死。60兩放到現在不過一兩萬塊錢,可想想如今的貪官,貪污的可能都不是以“萬”為單位的了。
朱元璋為了懲治貪官,專門設置了一個土地祠。這個土地祠是干嘛用的?很簡單,將那些貪官帶到這個,剝皮用的。而且剝皮現場還會讓當地的官員前來觀摩,以做警示。雖然這樣的做法過于血腥殘暴,但往后的貪官的的確確少了許多,而且也沒有那么囂張跋扈了。
有人要問了,如果是皇親國戚犯了案,朱元璋會不會網開一面,放過此事?其實只要聯(lián)想到朱元璋的“空印案”“藍玉案”便可得知,網開一面是不可能的。連幫自己打天下的人都慘遭剝皮抽筋,何況是這些小小的皇親國戚?
世人都知道朱元璋最愛的莫過于他的結發(fā)妻子馬皇后,他與馬皇后生了一個女兒,朱元璋對這個女兒是百般呵護,十分疼愛,對于她的丈夫,朱元璋也是下了十足的功夫,不僅要長得帥,品德好,還得文武雙全,不然如何配得上他的公主。經過朱元璋的左挑右選,他終于選定了翰林院的一個叫司馬倫的人,他認為這個小伙子文武兼?zhèn)?,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選擇。因此這位司馬倫搖身一變,成為了當朝的駙馬爺。
司馬倫當上了駙馬爺,仕途可謂是平步青云,不出多久就做了都尉。但司馬倫苦于自己是個武官,不辭辛勞不說,而且還掙不到幾個錢。看著自己以前的朋友都發(fā)了大財,這位駙馬爺當然是不甘心。我們都知道明朝為了防范倭寇曾設定過“海禁”政策,對于出入口都會嚴格把關。這位駙馬爺看見了其中的商機,因此他讓家奴偷偷的走私商品,在國內或者運輸到國外進行販賣,收入頗豐。
管理邊境貿易的官員知道這是駙馬爺家里的人,因此也不敢多說,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算了。但有一次這個家奴和官員起了沖突,還動手打了當官的。一個奴才還敢打當官的,這讓這名被打的官員大為惱火,他一氣之下將駙馬爺走私的事捅到了朱元璋那里。
朱元璋得知后,大發(fā)雷霆,立馬下令抓捕司馬倫并處死。公主得知父皇要處死自己的丈夫后,哭哭啼啼的去求朱元璋,說不要殺他,大不了貶為庶人也行,留他一命吧。自己還年輕,不想那么早守寡。但朱元璋還是堅持要殺掉司馬倫。公主一氣之下,說道:“天下那么多貪官,你是殺不盡的!”
“焉知殺不盡?”
沒想到朱元璋針鋒相對:“焉知殺不盡?”你怎么知道殺不完呢?于是乎,司馬倫終究是被剝了皮。朱元璋卻因為這一句話讓明朝的許多貪官夾著尾巴做人。
關鍵詞: